都市情感——春兰

摘 要

  杨春兰是食品厂退休工人,在她心中有两个遗憾:上学读书和一件旗袍。杨春兰姊妹多,在家排行老大,念到小学四年级,母亲二话不说让春兰辍学回家抱孩子。春兰要读书,她要为自

杨春兰是食品厂退休工人,在她心中有两个遗憾:上学读书和一件旗袍。杨春兰姊妹多,在家排行老大,念到小学四年级,母亲二话不说让春兰辍学回家抱孩子。春兰要读书,她要为自己抗争。在娘那行不通,春兰又找爹,木讷的爹不应允只是埋头抽旱烟。在温饱攻坚的年代,很多孩子连学校的门槛都没登过,春兰能读到四年级,不光是家人,在很多外人看来就是半个知识分子。小春兰并不这么认为,因为上大学是自己人生第一个梦想。是贫困,是排行老大等各种原因,把上学梦杀死在萌芽里。

白洋淀的女人都会织席,天生有驯服芦苇的本领。杨春兰心灵,盘腿坐在白云似的席面上,跟着母亲学了六天,就独挑大梁织席。苇子收了一茬又一茬,杨春兰为家里织出一领领大回纹。随着弟妹们陆续出去读书,杨春兰到了找婆家的年纪。春兰出落的身材高挑,脑后编两根麻花辫,从说话到笑声带水音。春兰不愁嫁,婚事平顺,经媒人介绍认识机械厂的会计马立强。这小子头发自来卷,笑起来很干净,还会写毛笔字,在书法界小有名气。彼此印象不错,半年后两人结了婚。春兰曾在挂历上见到一位穿红旗袍的模特,看了又看很喜欢,幻想自己出嫁时也有一件不菲的旗袍。婚期还有数月,春兰每晚在煤油灯底下搓麻绳,攒够钱笑着去旗袍店。用半天的时间挑好旗袍,当掏兜付钱时发现钱丢了,一路杨春兰哭着走回家。结婚那天没有旗袍做嫁衣,杨春兰人生的第二个愿望落空。

杨春兰和马立强结婚后,进入国营县食品厂成为一名工人。在空闲时间,查着新华字典,写了份上学和旗袍十年计划。杨春兰有十足的把握实现,可人生不是提前设定的剧本。结婚第三年儿子马小波出生,马小波十岁那年,春兰和立强双双下岗。为了生活,杨春兰开过化妆品店、做过保姆。马立强卖过菜、看过大门……

杨春兰人到中年,小波学习优异,开始在学校住宿。马立强书法班办的风生水起,学员颇多。春兰又重组十年计划,只是春兰有了新的苦恼,鱼尾纹、黑斑都在脸上发生了。杨春兰用高档化妆品取代雪花膏,依然无法阻止脸继续衰老。春兰在橱窗里美美地欣赏精美的旗袍,霎时,在光影里看到自己臃肿的身子、下垂的乳房和颧骨上的斑,春兰放弃了旗袍。外表美比不上内在美,春兰报了电大,可就在取回学习资料的第三天,马立强脑出血进了医院,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一个多月。命保住了,杨春兰带着丈夫开始漫长的康复期。

雄安新区成立的第二年,马立强走了,杨春兰日夜相伴照顾八年,对得住老伴,可心里总是空落落不自禁流泪想他。杨春兰头发全白了,身子每况愈下,一天三顿饭和吃药同步。春兰的弟妹们事业有成,屋里堆满他们带来个各种礼物。儿子儿媳孝顺,动员小孙子劝她焗油染发。杨春兰就想躺着,谁说也没用。有一天,马小波把姨、舅都叫来,动员母亲去精神病医院。看着亲人们为自己担心,杨春兰躺不住了,她就怕给人添乱。好说歹说,保证自己没事,逃难似的从家里跑到白洋淀文化广场。

杨春兰无心走进老年大学,没想到进去就出不来了。老年大学布置温馨,门前整面墙贴满老年学员上课学习,才艺展示的照片资料,他们那么漂亮、有精气神,杨春兰感觉他们就是明星。这时,年轻扎马尾的接待员小李走来,热情地介绍起老年大学,杨春兰听得仔细。接着跟着小李参观各个班级教室:在评剧班,学员们正练唱《刘巧儿—小桥送线》,杨春兰爱听戏想学。在书法班,想到写一手好字的丈夫,杨春兰睹物思人想学。接着又到摄影班,电子琴班,太极拳班等专业班,杨春兰都想学。当推开老年模特班的门,学员们穿着各色旗袍,伴着《小河流水》轻缓音乐,同专业老师学台步,杨春兰的心被偷走了……

在休息间隙,春兰拦住一位学员:“妹妹,你多大岁数了?学模特多长时间了?”“我七十五,刚入学一个半月。”对方忙着上课,顾不上说话。在整装镜里杨春兰发现弓背、锈眼、褶皱的枯木老太太。杨春兰一生没服输过,这一刻,她承认自己从里到外败给老年大学的学员们。老年大学勾起杨春兰的斗志,她懊恼地把白发拢到脑后,心想我六十八,我才是妹妹。

杨春兰迫不及待的要加入老年大学,经过小李短暂的调查,杨春兰一五一十地回答很紧张,生怕自己哪通不过。幸运的,杨春兰符合老年大学入学条件。在老年大学报名表上,工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,专业,联系电话等。当听说学制两年的老年大学,毕业时要发结业证时,杨春兰哭了。经历半个世纪牵绊,杨春兰在老年大学,实现了上学和穿旗袍两个人生梦想……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